用户扫码二维码A,小程序onload中传递q参数为二维码地址B,且该二维码地址为用户历史使用二维码地址。

原因:

微信侧扫码启动参数错乱。

用户使用微信“扫一扫”扫描二维码A,微信通过系统事件启动小程序,用户使用完之后,
将小程序退到后台,一段时间后小程序被系统回收。用户再次扫描二维码B,
微信仍然通过系统事件启动小程序,但是实际上,系统先发出A二维码的启动事件,
再发出B二维码的启动事件,导致小程序启动参数错乱。
理论上,用户第二次扫码的时候,系统不应该连续发出两次事件。

解决方案:

方案1 (覆盖7-8成用户):

微信侧目前上线了热修复方案,纠正该问题,保证通过系统事件启动时传递正确的码地址。但目前该方案仅能覆盖最近两个版本,即6.5.20以后的,覆盖人群不会很高,活跃用户的七八成。所以仍然存在该bug.

方案2 (解决剩下的2-3成用户):

目前扫码启动小程序的场景,微信会将原始URL通过参数的方式传给小程序,key为"q"。 后台改动上线后,会多出一个key为"scancode_time"的UNIX时间戳参数,是用户扫码的时间。 用户扫码时间和执行onlaod的时间相对比如果在30s以内,可以认为传递给我们的码地址是30s以内刚扫过的码,可以认为传递的非历史地址。从这个逻辑出发,做了以下校验:

ps:第二次将扫码时间与服务器端时间再次进行校验的目的:避免部分用户手动更改手机时间或者本地手机时间差距较大,导致问题出现,故再进行一次服务端时间校验。

问题虽小,记录意义更大。

另外:欢迎加入 弱势群体(开发小程序的前端工程师们)共享bug组织

也欢迎一起贡献仓库: 小程序bug集合)共享bug组织